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瑞枫奥塞斯酒庄2025采摘季:逆风而上的葡萄史诗
发布时间:
2025-09-30 14:51
来源:
2025年的胶东半岛,葡萄园的丰收季在风雨与坚守中落下帷幕。作为中国精品酒庄的代表,瑞枫奥塞斯酒庄的采摘季从9月4日持续至29日,历经6次采收,最终收获葡萄60.2吨。尽管这一数字仅为正常年份产量的一半,但酒庄庄主吴枫博士坦言:“在极端天气的考验下,这已是品质与产量的最优平衡。
”天气的博弈:减产背后的科学坚守
2024年胶东产区曾创下单月456.3毫米的降雨纪录,而2025年气候异常依旧延续。入汛期的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病虫害频发,葡萄裂果、炭疽病等问题一度威胁产量。面对挑战,酒庄以“与自然共生”的哲学应对:
●生态防御体系:依托丘陵坡地与砂性砾石土壤,构建排水网络,减少积水导致的根系腐烂;
●精准农事管理:通过行间种草抑制杂草,增强土壤透气性,降低化学药剂依赖;
●人工分级筛选:从田间到车间,葡萄需经过3轮人工筛选,剔除未成熟或受损果实,确保入罐糖度达24°以上。
“每一串葡萄都是与天气谈判的筹码。”酒庄副总经理兼酿酒师陈松坡表示,尽管产量缩减,但单株葡萄的成熟度与风味集中度反超往年。
节日温情:以心换心的团队纽带
采摘季恰逢国庆中秋双节临近,庄园主吴枫、李美玲夫妇延续传统,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走进葡萄园。李总总能在细节中体现关怀:“员工是酒庄的根基,节日礼物不是形式,而是对他们付出的郑重致谢。”
一位在酒庄工作20年的老员工感慨:“每次收到礼物,都像收到家人的心意。这种被尊重的感觉,让我们在风雨中更有干劲。”正是这种“以人为本”的文化,让酒庄在行业寒冬中始终保持团队稳定性 。
最后一天的“战友情”
9月29日清晨,薄雾笼罩葡萄园,最后一批葡萄被倒入分选线。吴枫博士卷起袖口,与工人并肩劳作:
●躬身示范:在筛选台前,他熟练操作传送带,将满筐葡萄倾倒而下,动作利落如老工匠;
●田间巡诊:利用运输间隙,他步行至葡萄架间查看植株状态,与酿酒师讨论枝叶修剪方案;
●跨部门协作:行政、财务、市场团队自发加入分选工作,打破职能界限,保障效率。
“吴总常说,酿酒是团队的事业。”酒庄副总经理陈松坡回忆道,“他带头冲锋,大家自然更有干劲。”
品质密码:小而美的庄园哲学
瑞枫奥塞斯的酿酒基因,深植于对“慢”的执着:
●低产高质:亩产严格控制在400公斤以下,三个月的成熟期;
●时间沉淀:葡萄从采摘到入罐不超过1小时,锁住晨露般的新鲜度。
这种坚守让酒庄的霞多丽干白屡获国际大赛金奖,品丽珠干红更被法国《葡萄酒评论》评为“中国风土的完美诠释”。
未来可期:风土与人心的双重答卷
在葡萄酒行业面临“中小酒庄转型难”的背景下,瑞枫奥塞斯的实践给出了答案:
●精细化种植:通过气象预警系统与生态防控,降低极端天气影响;
●文化赋能:以节日关怀、员工共建增强品牌温度;
●品质即信仰:拒绝规模化扩张,专注打造“中国精品小酒庄”标签。
正如吴枫博士在采摘季闭幕时所言:“我们失去的是产量,但赢得的是质量、风土与人心的共鸣。”2025年的葡萄虽少,却在每一滴酒液中凝结了更丰盈的故事。
下一季,我们与阳光、风雨、土地继续对话。
上一页
相关新闻